《读诗质疑》是清代学者严虞惇的一部诗经研究著作,全书共分三十一卷,另附十五卷篇首,涵盖广泛的诗经解读和研究内容。严虞惇,字宝成,一字思庵,江苏常熟人,康熙年间的进士,曾任大理寺副司、太仆寺少卿等职,晚年出任湖广乡试主考官,批卷万余,病卒于任上。他的学术生涯以深厚的诗经研究和批评著称,其《读诗质疑》便是其毕生学术思想的集大成。
该书的结构严谨,分为《国风》、《小雅》、《大雅》和《颂》四个部分,分别对应十五卷、八卷、三卷和五卷。此外,严虞惇还附有十五卷篇首,涉及列国世谱、国风世表、诗指举要、读诗纲领等内容,这些篇首不计入总卷数,但为理解全书提供了重要的辅助材料。
在《读诗质疑》中,严虞惇采取了开创性的研究方法。他在对《诗经》的解读上,尤其重视《小序》的观点,大约七至八成的内容依据《小序》进行阐释,两至三成的内容则参考朱熹的《诗集传》。虞惇在书中力图平衡毛传和朱熹的诠释,尽量避免了片面性,力求在两者之间择优取舍,这种方法体现了他的学术独立性和批评精神。
书中每一篇首都附有序文和诸家论序之说,每章之下详解字义,篇末则总结大义并辨析各家之说。这种详尽的分析方式,使得《读诗质疑》不仅仅是一部注解作品,更是一部评述性的研究著作。虞惇在书中着力推求《诗经》的精神内涵,而对于名物训诂则相对轻视,这一点在当时的诗经研究中颇为少见,显示了他独到的研究视角和深邃的文学鉴赏力。
值得一提的是,《读诗质疑》在学术上也有其独到之处。虽然严虞惇在对《申培诗说》的考证上出现了失误,将其误认为朱熹之书,但这并不影响他在《诗经》研究上的整体成就。他的这部作品在清代乃至后世的《诗经》研究中都占有一席之地,被后来的学者广泛引用和讨论。
通过《读诗质疑》,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既重视传统又敢于自立门户的学者形象。严虞惇的这种研究态度,即尊重前人而不拘泥于权威,寻求理解《诗经》更深层次的文化和哲学意涵,无疑对后来的《诗经》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此书不仅是研究《诗经》的重要学术资源,也是理解清代文学批评和学术态度转变的一个重要窗口。